查看原文
其他

习近平的工作秘诀,就一个字

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重磅专栏“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”在头版陆续刊登了13篇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报道。


梳理过程中,小编发现习近平的很多工作方法,能有效指导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一些体会和心得供大家参考。


 

习近平是如何发现问题的

习近平曾强调,领导干部不能“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”,并且要到“困难较多、情况复杂、矛盾尖锐的地方。基层、群众、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,应成为调研重点”。


在正定,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、221个大队;在宁德,他去过124个乡镇中的123个;在浙江工作6年,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;在上海虽然仅工作7个月,他考察了全市所有19个区县……


习近平要求“身入”更要“心至”。


在“地僻人难到”的宁德下党乡,他是建乡以来第一个亲自到乡里的地区领导,顶着烈日走了2个小时山路,脱了滴水的衬衫在桥上就召开了现场办公会;在浙江安吉,他顶着烈日仔细查看余村民主法治建设宣传栏;在福建福州,他选择在下午两点最热的时候视察棚户区,让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身体验百姓疾苦,加快棚改步伐;在湖南十八洞村,他在村民家门前空地上召开座谈会,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,并首次提出“精准扶贫”。

 

习近平还要求带着问题去调研,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。


在福建宁德调研“茶乡”坦洋村时,村支书准备了汇报材料,刚要念,就被习近平微笑打断:“不用念材料,我问你答就好”。随即提出他最关注的两个问题:一是怎么更好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二是怎么增加村集体收入。在重庆巫山县委书记汇报时,他十几次插话,“长江水质保持得怎么样?”“三峡现在还有猴群吗?”“退耕还林是人工造林还是飞播造林?”……

 

习近平还有一个经验,就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而且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,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。


正所谓“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,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”,在正定县,他白天下乡调研,晚上研读县志,还专门设计调查问卷,上街向群众发放。在县“农业学大寨”先进的三角村,习近平和街头群众拉家常,大家说到生活上的首要问题竟是“粮食不够吃”“从年头吃不到年尾” ,习近平发现了正定是一个“高产穷县”的问题。

 



习近平是如何思考问题的

在取得大量调研素材后,如何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思路?习近平曾经说过:


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思考、分析、综合,加以系统化、条理化,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,找出它的内在规律,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,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。

 

在浙江安吉县余村听支部书记汇报过程中,本没准备讲话的习近平,听到余村从“卖石头”转向“卖风景”却心里没底时,他即兴讲了很长时间,强调了“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”,“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”不是发展,并首次提出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。

 

在福建福州任职时,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,办事效率也难如人意。先提升硬环境还是软环境?当时外商投资设厂,流程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,当看到130多个公章集中在一张1纸上时,习近平深感震撼,在经过一番调研以后,他将优先提升软环境作为突破口,推动实行“一栋楼”审批,提出“马上就办”的工作理念。

  

习近平一直将焦裕禄作为榜样,对照自己。他也先后3次来到河南兰考视察,2014年3月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座谈会上,习近平提出了发人深省的“兰考之问”:“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,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,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?”在2015年初同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,他以“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,心中有戒”总结了焦裕禄为县委书记们留下的答案。

 



习近平是如何解决问题的


来源/学习小组

编辑/何磊  曹婧  责编/陆璐  终审/徐文涛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